索引號 | 000014349/2024-00607 | 主題分類 | 宏觀經濟運行 |
成文日期 | 2024-08-06 | 發布日期 | 2024-08-06 |
發文機關 | 滕州市人民政府 | 關鍵詞 | |
發文字號 | 滕政發〔2024〕8號 | 有效性 | 有效 |
滕州市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滕州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發展
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滕政發〔2024〕8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滕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現將《滕州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發展試點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滕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8月6日
(此件公開發布)
滕州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發展試點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魯辦發〔2023〕13號)《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魯政字〔2023〕209號)和《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方案》(魯發改動能辦〔2024〕339號),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增強發展張力和韌性,為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及視察棗莊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1523”工作思路為統領,縱深推進“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進一步推動“化機鋰醫數”五大產業全面提速、“工建農服旅”五大板塊齊頭并進,加快“中華善城、現代滕州”建設,積極探索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滕州路徑,為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二)總體目標
“學標對標”張家港市,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聚力打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滕州樣板,確保2024年全市GDP突破1000億元,年均增長5.5%以上。到2026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850億元,“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5%,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26.5%左右,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有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占比達到65%左右,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68件。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1.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實施科技平臺建設行動,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建設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增強平臺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加強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加快形成新型創新模式,培育新的創新增長點。到2026年,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0家。(責任單位:市科學技術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計劃,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鏈,壯大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瞪羚”“獨角獸”企業梯隊,每年服務科技型企業100家以上。鼓勵市屬國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建立研發投入增長機制和研發準備金制度。到2026年,新增專精特新、瞪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60家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0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5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保持在55%以上。(責任單位: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
3.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積極拓寬科技成果供給渠道,持續加強與大院大所、名校名企的戰略合作,發揮北理工魯南研究院、華數智能制造研究院作用,推進更多成果精準對接、快速轉化。實施關鍵技術攻關行動,支持產學研合作,每年組織實施10項以上自主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成果轉化前景好的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強化財政科技投入保障,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以墨子科創園、人才創新驅動中心創新基地為依托,積極引進培育潛力企業和優質創新資源,每年新增發明專利170件以上。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放大效應,健全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責任單位:市科學技術局、市科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4.構建人才引領發展新格局。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主線,聚焦“平臺、項目、人才”一體化發展,緊盯“化機鋰醫數”五大主導產業,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探索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融合新路徑、新模式,構建人才引領縣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著力在人才項目一體推進、校地共建共育、技能人才培養、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提升縣域科技創新和人才集聚水平,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縣域特色產業人才集聚高地。到2026年,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突破32萬人,新增國家和省級重點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5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1萬人以上,新引進大學畢業生2萬人以上;每萬名就業人員研發人員數量達到68人。(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展和改革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5.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緊緊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線,落實《棗莊市傳統產業技改升級行動計劃》,聚焦化工、機床、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持續推進百項智能化技改工程,深入開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支持企業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化工和新材料產業,以現有產業為基礎,依托聯泓新科,加快推進投資125億元的聯泓格潤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體化項目,實現高端化工產業向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轉型;依托魯南化工百萬噸甲醇整合、丁辛醇、MTO等項目,做大化工產業原料和氣化平臺,為高端化工產業進一步轉型奠定基礎。機床和高端裝備產業,搶抓棗莊被列為全省工業母機“三核”之一重要機遇,加快編制《“世界中小機床之都”發展規劃》,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快滕州由“中國中小機床之都”向“世界中小機床之都”邁進。到2026年,力爭“化機”產業集群營收分別達到700億元、375億元。(責任單位:化工和新材料產業專班、機床和高端裝備產業專班,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
6.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動鋰電和新能源產業持續壯大,積極融入“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發展大局,瞄準新能源專用汽車、鈣鈦礦電池等產業,加強與欣旺達、東風汽車、中創新航等企業的合作,推動補鏈延鏈強鏈項目落地建設。強化益康、威智等骨干企業培育,加大項目招引力度,推動新醫藥和醫養健康產業提能增效,進一步完善以生物醫藥制造業為主體,康復智能輔助醫療器械為發展方向,醫養健康、中醫藥為特色的新醫藥產業體系。依托滕州大數據產業園和墨子云谷兩大園區,深化嘉諾電子、恒瑞磁電等龍頭企業培育,推動數字經濟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質擴容,以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抓手,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發展能級,加強與華為、浪潮等領軍企業的戰略合作,積極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產業轉移,加快集聚產業生態、釋放數據價值。到2026年,力爭“鋰醫數”產業集群營收分別達到150億元、30億元、50億元。(責任單位:鋰電和新能源產業專班、新醫藥和醫養健康產業專班、數字經濟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班,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
7.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圍繞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6大方向,以AI高水平創新研發和場景應用為先導,依托鋰電產業布局新型儲能,依托機床產業開發工業機器人,依托新醫藥產業打造醫養健康、中醫藥品牌,依托通用機場建設發展低空經濟,助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實施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行動,推動現代物流工業互聯網、研發設計、現代金融等服務業配套完善,鼓勵發展共享生產、柔性制造、融合發展等新模式。(責任單位:五大產業專班,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
8.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傳承發展墨子魯班傳統文化,加大考古發掘、文旅營銷和管理團隊引育力度,創建墨子科技文化城國家4A級景區。加大崗上遺址、壩上遺址、母祖山漢代采石場遺址等考古發掘力度,規劃建設薛河流域考古遺址公園群、崗上考古遺址公園、魯中南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中心、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文化博物館。堅持農文旅融合,以蓮微綠道串聯發展蓮青山、微山湖濕地、“龍湖月色”等文旅項目,健全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全服務鏈條,做大文旅集團,創建微山湖紅荷濕地省級旅游度假區。到2026年,文旅產業增加值達到80億元。(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墨子研究中心、滕州微山湖濕地管理委員會、滕州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9.打好招商引資攻堅戰。創新招商方式,堅決摒棄拼資源、拼政策等傳統招商模式,充分利用滕州的產業基礎和本土企業優勢,堅持“四好+一好”理念,加快推進“標準地”“標準廠房”建設,通過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開展精準招商,依靠產業生態和優質服務吸引有效投資,落地一批“大而強、小而美”的優質項目,確保每年新招引開工過億元項目不少于160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不少于40個,過50億元項目不少于10個,過100億元項目5個。(責任單位: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五大產業專班、滕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各鎮街)
10.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建立健全重大項目專班制、重點項目專員制、重大工程(片區)指揮部制,落實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統籌推進項目落地、開工、建設、要素保障等工作。緊盯開工率、投資完成率、竣工投產率等關鍵指標,持續優化省市縣重點項目督查通報機制,實行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觀摩,確保每年謀劃實施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260個以上,其中省市級重點項目40個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各重大項目專班等,各鎮街)
11.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統籌現代流通體系硬件、軟件、渠道和平臺建設,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融合化、標準化、智慧化現代物流網,促進現代物流業與制造、商貿等產業融合發展,爭創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構建“一核三區多點”的發展格局,積極融入魯南物流能源廊帶,依托公共保稅倉暨嘉譽干雜海貨市場、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臨港物流園、魯南國際智慧物流樞紐中心等物流園區,開展專業商品市場升級,擴大市場采購業務,帶動出口快速發展,建設特色鮮明的專業物流園區。加快推進產銷供應鏈、商貿物流和會展業的融合發展,提升城市商業體系。實施商貿流通業“數字賦能”,加快發展智慧物流和智能云倉,推動商貿流通業綠色發展。建立完善現代應急流通體系。(責任單位: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市大數據中心、各鎮街)
12.加快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快先進設備生產應用,激發消費潛能。推進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實施重點行業技術改造、重點領域效能提升和設備更新,到2026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1%以上;工業重點領域低于能效基準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大幅提升。實施汽車、家電、家裝等消費品換新行動,到2026年,全市汽車累計以舊換新1萬輛,新能源汽車年銷售2萬輛、滲透率50%以上;家電年銷售量較2023年增長27%。(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棗莊市生態環境局滕州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13.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全力推動外貿外資促穩提質,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對內需的促進作用。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引導企業深入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干雜海貨倉儲加工中心建設、落實好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帶動交易規模持續提升。引導企業加強與山東港口集團等企業合作,借助其供應鏈綜合服務優勢,加快走出去步伐。高標準運營滕州跨境電商產業園,帶動更多本地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責任單位: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滕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各鎮街)
(四)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14.鼓勵企業對標登高。支持龍頭企業通過上市、并購、聯合等做大做強。用好新升規企業激勵政策,推動中小企業擴規提質。支持企業打造工業終端產品、大眾消費品、網銷品和商業連鎖等品牌,持續擴大“善品滕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15.完善要素保障。積極開展“創業提振貸”業務,搭建銀企合作平臺,每年組織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20場以上。加大技能型、創新型等企業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實施助力民營企業引才引智專項行動,每年舉辦民營企業專題招聘活動不少于12場。(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16.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全面推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探索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機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實施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深化領導干部走流程,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加快建設“無證明城市”。深入開展“一企一策”培育幫促,通過定期調度、背對背評價、評選年度金牌幫包單位、金牌服務員等方式,提升幫包服務企業質效。健全完善“棗解決·棗滿意”“企呼政應、接訴即辦”等服務平臺,及時高效解決企業訴求,打造“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良好營商環境。以鞏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示范區建設成果為抓手,持續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水平。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用好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四張清單”,依托“滕州企業家日”舉辦系列活動,隆重表揚突出貢獻企業、優秀企業家等,營造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責任單位: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工商業聯合會、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大數據中心、市“棗解決·棗滿意”訴求辦理指揮中心)
(五)提升區域協同發展水平
17.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以綠色化、智慧化、均衡化、雙向化為引領,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到2026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左右。深化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推進水電氣路等設施提檔升級,有序布局公共充電樁等新能源設備,推動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協同發展,高質量推進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魯南地區(滕州片區)建設。以微型產業集聚區為空間單元,實施清單管理,規范發展特色小鎮。打造內暢外聯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加快推進“兩環兩連六站場”建設,實施臨滕高速、濟棗高鐵等重大項目,扎實推進省道321棗梁線改建、龍嶺路西延、青啤大道東延等工程,打通城鄉和城市交通“大循環”。實施蓮微綠道等旅游公路項目,打造山水自然生態和故城遺址文化旅游大道。大力實施農村通村通戶道路硬化提升三年攻堅行動,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加快推進濟微高速南延微山、滕州港西崗作業區、滕州港濱湖作業區、滕州鐵路貨場遷建、快遞物流產業園、濱湖通用機場建設,大力發展低空經濟,構建高速鐵路、普通鐵路、高速公路、國省道、港航、通用機場綜合立體交通運輸大格局。(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
18.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統籌推進背街小巷整治提升,進一步改善中心城區居民居住環境。加強歷史傳承保護,完成9.06公頃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工作。堅持推動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推進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深入推進城市增綠和綠化品質提升,科學布局綠環綠廊綠楔綠道,建設街頭綠地、口袋公園、山體公園,構建多層次城市公園體系,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0%以上。積極開展“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重點城市”“無廢城市”建設,推動再生資源規范化、規模化、清潔化利用。(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棗莊市生態環境局滕州分局、各鎮街)
19.主動融入區域發展新格局。縱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加快融入淮河生態經濟帶、淮海經濟區、魯南經濟圈等區域發展戰略,抓好“突破菏澤”魯西崛起三年行動計劃、滕鄒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貫徹落實,在服務和融入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中展現滕州擔當。(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牽頭,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
(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全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實施10萬畝玉米單產提升和2.5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項目,示范建設5.7萬畝高標準農田,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80萬噸以上。到2026年,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14萬畝,水肥一體化面積累計達到6萬畝,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以上。加強與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培育扶持種業企業發展,加快實現現代種業振興。樹牢大食物觀,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重要農產品安全供給。(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城鄉水務局、各鎮街)
21.加快農業全產業鏈發展。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要求,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加快打造全國馬鈴薯交易中心。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統籌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支持涉農企業技術改造、裝備升級和模式創新,向產業鏈中高端延伸。依托“齊魯農超”等農副產品展銷平臺,打通農產品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網絡,高標準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等重大活動,提升滕州農產品影響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升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生產經營水平,增強服務帶動小農戶能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強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管理,推動滕州馬鈴薯等爭創國家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示范區。到2026年,高質高效農業營業收入達到180億元左右。(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各鎮街)
22.推進鄉村振興片區建設。堅持“農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按照“兩好、兩有”標準,精心打造6個鄉村振興示范區和7個銜接集中推進區,深度開發利用馬鈴薯、黑蓋豬等特色農產品,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動產加銷縱向貫通、農文旅橫向融合。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五年行動,統籌推進農村改廁、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強與鄉村振興防返貧機制有效銜接,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城鄉水務局、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各鎮街)
23.深化農村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體系,提升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質量和運行效能。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穩妥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因地制宜指導各鎮街利用閑置住宅發展符合鄉村特點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餐飲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積極發展農產品冷鏈、初加工、倉儲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加快房地一體的宅基地確權頒證。搶抓我市列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機遇,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各鎮街)
(七)實施降碳減污擴綠行動
24.系統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開展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嚴格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嚴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淘汰落后燃煤機組,穩步推進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實施新能源微電網、能源物聯網、“互聯網+智慧能源”等項目,推動綠色化能源變革。實施工業行業綠色升級工程,全面開展能耗診斷,推進生產線節能改造,執行重點耗能企業能耗預算管理。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穩步提高森林、濕地固碳能力。深入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擴大節能環保汽車、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等綠色產品供給。落實糧食節約行動方案,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出行等創建行動。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650萬千瓦時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8%左右。(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市教育和體育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林業事業發展中心、市能源事務中心、棗莊市生態環境局滕州分局、各鎮街)
25.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維護河湖健康生態,積極創建省市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配合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開展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干線)棗莊段工程前期工作。推動國家重點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積極爭取中央資金,統籌推進采煤塌陷治理與新能源開發,推進魯西南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項目建設。加強山體和采煤塌陷地修復,因地制宜謀劃實施馮河水系綜合治理及配套提升工程、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等一批重點生態保護工程。到2026年,全市大、中、小型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分別不低于90%、80%、70%。(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城鄉水務局、市林業事業發展中心)
26.強化污染源頭管控。深入推進空氣質量全面改善行動計劃,加強施工工地、工業企業料場堆場、港口碼頭等揚塵整治。引導企業使用清潔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完善和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推進重點河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修復,常態化推進農村河湖“清四亂”,全力打造水美中國滕州樣板。深入開展綜合整治,保障城郭河群樂橋、北沙河王晁橋、新薛河洛房橋3個國控斷面水質各項指標均值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完善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推進老舊城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污水收集管網建設與改造,實施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城區4座污水處理廠提標任務,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強化土壤污染的管控和修復,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大對非法傾倒固廢、危廢巡查力度,確保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責任單位:棗莊市生態環境局滕州分局、市城鄉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各鎮街)
27.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實施馬河水庫、戶主水庫、戶主東水庫等水庫增容工程,發揮水庫調蓄雨洪作用。配合棗莊市推進實施“兩庫四河”引調水工程,加快實施北沙河、界河、城河、郭河和十字河等骨干河流水系“水連路通”項目,加強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加快實施滕州市再生水利用工程,優化再生水處理工藝,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及配套管網,推進城鎮再生水利用。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細化實化“四水四定”舉措,嚴格落實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深化水價改革。嚴格執行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制度,完善水資源論證制度,全市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在3.25億立方米以內。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加大用水計量和節水改造力度,推進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倡導節水生活方式,培養全社會節水意識。(責任單位:市城鄉水務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局、各鎮街)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發揮各級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各環節。發揮好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協調機制作用,統籌研究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鎮街、各部門要扛牢主體責任,健全完善相應工作機制,協同解決試點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責任單位: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
(二)健全政策體系。圍繞試點工作領域,各責任單位要認真謀劃研究,明確工作任務,拉出任務清單,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進措施,將工作任務具體化,將具體工作項目化,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加強對上溝通爭取,強化對各鎮街、開發區的指導和服務,持續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創新能力和內生動力。積極開展國家、省試點,進行集成創新和先行先試,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經驗和典型案例。(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
(三)強化評估督導。建立常態化調度機制,加強目標指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實施情況跟蹤監測和調度督導,扭住節點、集中攻堅,確保任務有序銜接,早見成效。認真謀劃政策需求事項,積極爭取省對我市資金、用地、能耗方面的支持,對工作推動力度大、成績突出的鎮街和部門予以獎勵。(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
文件文字版:
滕州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發展試點工作方案滕政發〔2024〕8號.docx文件PDF版:
滕州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發展試點工作方案滕政發〔2024〕8號.pdf